下陵上替_下陵上替的意思

       下面将有我来为大家聊一聊下陵上替的问题,希望这个问题可以为您解答您的疑问,关于下陵上替的问题我们就开始来说说。

1.关于上下的成语

2.陵替的意思是什么?陵替是什么意思?

3.下什么的四字成语大全

4.三国陈琳写的讨贼檄文内容

5.关于纲纪的成语

下陵上替_下陵上替的意思

关于上下的成语

       不相上下 分不出高低好坏。形容水平相当。

       举国上下 指全国各方面的人。

       上下交困 指上面(政府)下面(人民)都处于困难的境地。

       上下其手 比喻玩弄手法,串通做弊。

       上下同门 上下:指上一辈与下一辈。姑婿与侄婿的互称。

       上下一心 上上下下一条心。

       不差上下 不分高下,差不多。

       朝野上下 朝野:指朝廷和民间;上下:从中央到地方。指从中央到地方,从做官的到老百姓。

       上下同心 上下一心。

       上下同欲 上下有共同的愿望,谓众心齐一。

       下陵上替 在下者凌驾于上,在上者废弛无所作为。谓上下失序,纲纪废坠。陵,通“凌”。

       下情上达 谓下面的情况或意见能够通达于上。

       下塞上聋 塞:堵塞不通。聋:耳朵的听觉失灵。下边堵塞不通,上边听觉失灵。比喻真实情况不能上传下达。

       下学上达 指学习人情事理,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。

       附下罔上 附和偏袒同僚或下属,却欺骗君上。

       居下讪上 指属员背地里讥笑上级。

       谮下谩上 谗毁下级,欺谩上级。

       上谄下渎 谄:奉承;渎:轻慢,亵渎。奉承上级,轻慢下属。

       上窜下跳 比喻坏人上下奔走,四处活动。

       上好下甚 上面的喜爱什么,下面的人就会对此爱好的更加利害。

       上漏下湿 上:指屋顶;下:指地面。形容房屋破旧,不能蔽风雨。

       上情下达 下面的情况或意见能够通达于上。

       上行下效 效:仿效,跟着学。上面的人怎么做,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。

       上援下推 上面牵引下面推。比喻推荐引进。

       上烝下报 烝:晚辈男子和长辈女子通奸;报:长辈男子与晚辈女子通奸。泛指男女**。

       上智下愚 智:聪明;愚:笨。最聪明的人和最愚笨的人。孔子认为他们都是先天决定,不可改变。

       上和下睦 指长幼之间或上下级之间相处得很好。

       上陵下替 指上下失序,纲纪废坠。陵,通“凌”。同“下陵上替”。

       上嫚下暴 指君上骄慢,下民强暴。同“上慢下暴”。

       上慢下暴 指君上骄慢,下民强暴。

       上勤下顺 勤:勤奋。顺:顺从,服从。作领导的勤奋工作,下面的人就会顺从他的领导。

       上替下陵 指上下失序,纲纪废坠。陵,通“凌”。同“下陵上替”。

       上溢下漏 指上富下贫。

       上蒸下报 泛指**的性行为。

       不上不下 上不去,下不来。形容进退两难。

       谄上欺下 谄:讨好,奉承;欺:欺压。讨好上司,欺压下级。

       彻上彻下 彻:贯通。贯通上下。

       承上启下 承接上面的,引起下面的。多用在写文章方面。

       附上罔下 附:附和;上:君王,罔:欺骗;下:臣下。亲附君王,欺骗臣下。

       冠上履下 比喻上下分明,尊卑有别。

       凌上虐下 凌:欺负。欺侮在上的人,虐待在下的人。

       瞒上欺下 蒙骗上级,压迫下属和人民。

       欺上瞒下 对上欺骗,博取信任;对下隐瞒,掩盖真相。

       欺上罔下 对上欺骗,博取信任;对下隐瞒,掩盖真相。

       七上八下 形容心里慌乱不安。

       头上末下 第一次,初次。

       半上半下 指两可之间。

       半上落下 犹半途而废。

       谄上傲下 对上讨好,对下傲慢。

       谄上骄下 谄:讨好,奉承。对上谄媚讨好,对下骄横无理。

       谄上抑下 讨好上司,欺压下级。

       承上起下 指承接前者,引出后者。

       刺上化下 讽谕国君,教化下民。

       敬上爱下 敬:尊敬。尊敬在己之上者,爱护在己之下者。形容待人谦恭有礼。

       敬上接下 尊敬在己之上者,爱护在己之下者。形容待人谦恭有礼。同“敬上爱下”。

       买上告下 贿赂上司,央告下人。

       买上嘱下 贿赂上司,央告下人。同“买上告下”。

       能上能下 指干部不计较职位高低,不论处于领导岗位或在基层从事实际工作,都能踏踏实实地干。实行能上能下,是对干部...

       束上起下 犹承上启下。多用于诗文评语。

       损上益下 减少君上的权利以施惠下民。

       忐上忑下 指心神不定,恐惧不安。

       通上彻下 ①指从天到地。②从上到下。指所有的人。

       心上心下 形容心神不安。

       直上直下 ①上下一贯。②从上到下,从头到脚。③形容陡直。

       诌上抑下 谄:讨好,奉承。讨好上司,压制下级。

陵替的意思是什么?陵替是什么意思?

       1、原文:

       左将军领豫州刺史郡国相守: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,忠臣虑难以立权。是以有非常之人,然后有非常之事;有非常之事,然后立非常之功。夫非常者,固非常人所拟也。曩者,强秦弱主,赵高执柄,专制朝权,威福由己;时人迫胁,莫敢正言;终有望夷之败,祖宗焚灭,污辱至今,永为世鉴。及臻吕后季年,产禄专政,内兼二军,外统梁、赵;擅断万机,决事省禁;下陵上替,海内寒心。于是绛侯朱虚兴兵奋怒,诛夷逆暴,尊立太宗,故能王道兴隆,光明显融:此则大臣立权之明表也。

       司空曹操:祖父中常侍腾,与左悺、徐璜并作妖孽,饕餮放横,伤化虐民;父嵩,乞匄携养,因赃假位,舆金辇璧,输货权门,窃盗鼎司,倾覆重器。操赘阉遗丑,本无懿德,犭票狡锋协,好乱乐祸。幕府董统鹰扬,扫除凶逆;续遇董卓,侵官暴国。于是提剑挥鼓,发命东夏,收罗英雄,弃瑕取用;故遂与操同谘合谋,授以裨师,谓其鹰犬之才,爪牙可任。至乃愚佻短略,轻进易退,伤夷折衄,数丧师徒;幕府辄复分兵命锐,修完补辑,表行东郡,领兖州刺史,被以虎文,奖?戚威柄,冀获秦师一克之报。而操遂承资跋扈,恣行凶忒,割剥元元,残贤害善。故九江太守边让,英才俊伟,天下知名;直言正色,论不阿谄;身首被枭悬之诛,妻孥受灰灭之咎。自是士林愤痛,民怨弥重;一夫奋臂,举州同声。故躬破于徐方,地夺于吕布;彷徨东裔,蹈据无所。幕府惟强干弱枝之义,且不登叛人之党,故复援旌擐甲,席卷起征,金鼓响振,布众奔沮;拯其死亡之患,复其方伯之位:则幕府无德于兖土之民,而有大造于操也。

       后会銮驾返旆,群虏寇攻。时冀州方有北鄙之警,匪遑离局;故使从事中郎徐勋,就发遣操,使缮修郊庙,翊卫幼主。操便放志:专行胁迁,当御省禁;卑侮王室,败法乱纪;坐领三台,专制朝政;爵赏由心,弄戮在口;所爱光五宗,所恶灭三族;群谈者受显诛,腹议者蒙隐戮;百僚钳口,道路以目;尚书记朝会,公卿充员品而已故太尉杨彪,典历二司,享国极位。操因缘眦睚,被以非罪;榜楚参并,五毒备至;触情任忒,不顾宪纲。又议郎赵彦,忠谏直言,义有可纳,是以圣朝含听,改容加饰。操欲迷夺时明,杜绝言路,擅收立杀,不俟报国。又梁孝王,先帝母昆,坟陵尊显;桑梓松柏,犹宜肃恭。而操帅将吏士,亲临发掘,破棺裸尸,掠取金宝。至令圣朝流涕,士民伤怀!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、摸金校尉,所过隳突,无骸不露。

       身处三公之位,而行桀虏之态,污国害民,毒施人鬼!加其细致惨苛,科防互设;罾缴充蹊,坑阱塞路;举手挂网罗,动足触机陷:是以兖、豫有无聊之民,帝都有吁嗟之怨。历观载籍,无道之臣,贪残酷烈,于操为甚!

       幕府方诘外奸,未及整训;加绪含容,冀可弥缝。而操豺狼野心,潜包祸谋,乃欲摧挠栋梁,孤弱汉室,除灭忠正,专为袅雄。往者伐鼓北征公孙瓒,强寇桀逆,拒围一年。操因其未破,阴交书命,外助王师,内相掩袭。会其行人发露,瓒亦枭夷,故使锋芒挫缩,厥图不果。今乃屯据敷仓,阻河为固,欲以螳螂之斧,御隆车之隧。

       幕府奉汉威灵,折冲宇宙;长戟百万,胡骑千群;奋中黄育获之士,骋良弓劲弩之势;并州越太行,青州涉济漯;大军泛黄河而角其前,荆州下宛叶而掎其后:雷震虎步,若举炎火以焫飞蓬,覆沧海以沃[火票]炭,有何不灭者哉?又操军吏士,其可战者,皆出自幽冀,或故营部曲,咸怨旷思归,流涕北顾。其余兖豫之民,及吕布张杨之余众,覆亡迫胁,权时苟从;各被创夷,人为仇敌。

       若回旆方徂,登高冈而击鼓吹,扬素挥以启降路,必土崩瓦解,不俟血刃。方今汉室陵迟,纲维弛绝;圣朝无一介之辅,股肱无折冲之势。方畿之内,简练之臣,皆垂头搨翼,莫所凭恃;虽有忠义之佐,胁于暴虐之臣,焉能展其节?又操持部曲精兵七百,围守宫阙,外托宿卫,内实拘执。惧其篡逆之萌,因斯而作。此乃忠臣肝脑涂地之秋,烈士立功之会,可不勖哉!

       操又矫命称制,遣使发兵。恐边远州郡,过听给与,违众旅叛,举以丧名,为天下笑,则明哲不取也。即日幽并青冀四州并进。书到荆州,便勒现兵,与建忠将军协同声势。州郡各整义兵,罗落境界,举武扬威,并匡社稷:则非常之功于是乎著。

       其得操首者,封五千户侯,赏钱五千万.部曲偏裨将校诸吏降者,勿有所问。广宜恩信,班扬符赏,布告天下,咸使知圣朝有拘迫之难。

       如律令!

       2、评价:

       典论作者曹丕评曰:“今之文人,鲁国孔融文举,广陵陈琳孔璋,山阳王粲仲宣,北海徐干伟长,陈留阮瑀元瑜,汝南应玚德琏,东平刘桢公干:斯七子者,于学无所遗,于辞无所假,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,仰齐足而并驰。以此相服,亦良难矣。”《为袁绍檄豫州文》是中国古代檄文名作之一,为历来文人胜赞。

       3、作者简介:

       《为袁绍檄豫州文》 汉魏时期陈琳作。陈琳(?~217) 汉魏间文学家。“建安七子”之一。字孔璋。广陵射阳(今江苏淮安市)人。生年无确考,惟知在“建安七子”中比较年长,约与孔融相当。

下什么的四字成语大全

       陵替的意思是什么?陵替是什么意思?

       陵替的意思是:陵替líng tì 1. 《左传?昭公十八年》:「于是乎下陵上替,能无乱乎?」后因以「陵替」谓纲纪废弛,上下失序。 ●《梁书?武帝纪中》:「晋氏陵替,虚诞为风。」 2. 衰落;衰败。 ●《南齐书?武帝纪》:「三季浇浮,旧章陵替,吉凶奢靡,动违矩则。」 ●唐杜甫《八哀诗·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》:「长啸宇宙间,高才日陵替。」 ●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?小梅》:「王族多无赖,共凭陵其孤寡,田禾树木,公然伐取,家日陵替。」 ●章炳麟《代议然否论》:「况值风教陵替之时,朝贵既惟金钱是务。」★「陵替」在《汉语大词典》第16362页 第11卷 1003★「陵替」在《现代汉语词典》第825页★「陵替」在《汉语辞海》的解释★「陵替」在《重编国语辞典》的解释陵替líng tì 1. 《左传?昭公十八年》:「于是乎下陵上替,能无乱乎?」后因以「陵替」谓纲纪废弛,上下失序。 ? 《梁书?武帝纪中》:「晋氏陵替,虚诞为风。」 2. 衰落;衰败。 ? 《南齐书?武帝纪》:「三季浇浮,旧章陵替,吉凶奢靡,动违矩则。」 ? 唐·杜甫《八哀诗?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》:「长啸宇宙间,高才日陵替。」 ?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?小梅》:「王族多无赖,共凭陵其孤寡,田禾树木,公然伐取,家日陵替。」 ? 章炳麟《代议然否论》:「况值风教陵替之时,朝贵既惟金钱是务。」

        陵替的拼音líng tì

        陵替是什么意思

       ( )

        陵替

        líng tì 1. 《左传?昭公十八年》:「于是乎下陵上替,能无乱乎?」后因以「陵替」谓纲纪废弛,上下失序。●《梁书?武帝纪中》:「晋氏陵替,虚诞为风。」 2. 衰落;衰败。●《南齐书?武帝纪》:「三季浇浮,旧章陵替,吉凶奢靡,动违矩则。」●唐杜甫《八哀诗·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》:「长啸宇宙间,高才日陵替。」●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?小梅》:「王族多无赖,共凭陵其孤寡,田禾树木,公然伐取,家日陵替。」●章炳麟《代议然否论》:「况值风教陵替之时,朝贵既惟金钱是务。」

        ★「陵替」在《汉语大词典》第16362页 第11卷 1003 ★「陵替」在《现代汉语词典》第825页 ★「陵替」在《汉语辞海》的解释 ★「陵替」在《重编国语辞典》的解释 陵替

        líng tì 1. 《左传?昭公十八年》:「于是乎下陵上替,能无乱乎?」后因以「陵替」谓纲纪废弛,上下失序。 ? 《梁书?武帝纪中》:「晋氏陵替,虚诞为风。」 2. 衰落;衰败。 ? 《南齐书?武帝纪》:「三季浇浮,旧章陵替,吉凶奢靡,动违矩则。」 ? 唐·杜甫《八哀诗?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》:「长啸宇宙间,高才日陵替。」 ?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?小梅》:「王族多无赖,共凭陵其孤寡,田禾树木,公然伐取,家日陵替。」 ? 章炳麟《代议然否论》:「况值风教陵替之时,朝贵既惟金钱是务。」

       词条推荐

三国陈琳写的讨贼檄文内容

       下里巴人 [ xià lǐ bā rén ]

       春秋时代楚国的民间歌曲,是当时较普及的音乐。后来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,常与“阳春白雪”相对。战国楚宋玉《对楚王问》:“客有歌于郢中者,其始曰下里巴人,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。…其为阳春白雪,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。”

       下车伊始 [ xià chē yī shǐ ]

       《礼记·乐记》:“武王克殷,反商,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。” 指官吏刚到任。后泛指刚到一个新的工作岗位。伊始:开始。

       下不为例 [ xià bù wéi lì ]

       指某件事做了以后,下次不能再这样做。有提醒、警告、只能通融这一次的意思。

       下乔入幽 [ xià qiáo rù yōu ]

       冬季鸟躲在深山穷谷,到春天出来飞鸣于乔木,用来比喻人舍弃黑暗而接近光明,或者从劣境而进入良好的处境。相反则叫“下乔入幽”。

       下笔成章 [ xià bǐ chéng zhāng ]

       随手写来,便成文章。形容文思敏捷。

       下落不明 [ xià luò bù míng ]

       下落:着落,去处。指不知道要寻找的人或物在什么地方。

       下回分解 [ xià huí fēn jiě ]

       章回小说于每回之末所用的套语。现多用以喻事件发展的结果。

       下笔千言 [ xià bǐ qiān yán ]

       千言:长篇大论。形容文思敏捷,写作迅速。

       下马看花 [ xià mǎ kàn huā ]

       比喻在一个地方停留下来,了解情况,进行调查研究。

       下逐客令 [ xià zhú kè lìng ]

       秦始皇曾下过逐客令,要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。泛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。

       下临无地 [ xià lín wú dì ]

       临:居高处朝向低处。从高往下看,望不见底。形容地势极其陡峭

       下笔有神 [ xià bǐ yǒu shén ]

       指写起文章来,文思奔涌,如有神力。形容文思敏捷,善于写文章或文章写得很好。

       下马冯妇 [ xià mǎ féng fù ]

       以之比喻重操旧业的人。

       下学上达 [ xià xué shàng dá ]

       指学习人情事理,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。

       下马观花 [ xià mǎ guān huā ]

       见“下马看花”。

       下车泣罪 [ xià chē qì zuì ]

       旧时称君主对人民表示关切。

       下不了台 [ xià bù le tái ]

       比喻处境尴尬,事情难以了结。

       下笔风雷 [ xià bǐ fēng léi ]

       形容书法或绘画运笔迅速,气势浩大。

       下笔如神 [ xià bǐ rú shén ]

       指写起文章来,文思奔涌,如有神力。形容文思敏捷,善于写文章或文章写得很好。

       下坂走丸 [ xià bǎn zǒu wán ]

       从山坡上滚下弹丸。比喻顺势无阻,敏捷而无停滞。

       下愚不移 [ xià yú bù yí ]

       移:改变。下等的愚人,决不可能有所改变。旧时儒家轻视劳动人民的观点。也指不求上进,不想学好。

       下情上达 [ xià qíng shàng dá ]

       谓下面的情况或意见能够通达于上。

       下不来台 [ xià bù lái tái ]

       〈方〉指在人前受窘。

       下笔成文 [ xià bǐ chéng wén ]

       一下笔就很快写成文章。形容文思敏捷,才华横溢。

       下陵上替 [ xià líng shàng tì ]

       在下者凌驾于上,在上者废弛无所作为。谓上下失序,纲纪废坠。陵,通“凌”。

       下气怡声 [ xià qì yí shēng ]

       下气:态度恭顺:怡声:声音和悦。形容声音柔和,态度恭顺。

关于纲纪的成语

       原文:

       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,忠臣虑难以立权。是以有非常之人,然后有非常之事;有非常之事,然后立非常之功。

       夫非常者,固非常人所拟也。曩者,强秦弱主,赵高执柄,专制朝权,威福由己;时人迫胁,莫敢正言;终有望夷之败,祖宗焚灭,污辱至今,永为世鉴。及臻吕后季年,产禄专政,内兼二军,外统梁、赵;擅断万机,决事省禁;下陵上替,海内寒心。

       于是绛侯朱虚兴兵奋怒,诛夷逆暴,尊立太宗,故能王道兴隆,光明显融:此则大臣立权之明表也。司空曹操:祖父中常侍腾,与左悺、徐璜并作妖孽,饕餮放横,伤化虐民;父嵩,乞匄携养,因赃假位,舆金辇璧,输货权门,窃盗鼎司,倾覆重器。操赘阉遗丑,本无懿德,犭票狡锋协,好乱乐祸。

       幕府董统鹰扬,扫除凶逆;续遇董卓,侵官暴国。于是提剑挥鼓,发命东夏,收罗英雄,弃瑕取用;故遂与操同谘合谋,授以裨师,谓其鹰犬之才,爪牙可任。

       至乃愚佻短略,轻进易退,伤夷折衄,数丧师徒;幕府辄复分兵命锐,修完补辑,表行东郡,领兖州刺史,被以虎文,奖?戚威柄,冀获秦师一克之报。

       而操遂承资跋扈,恣行凶忒,割剥元元,残贤害善。故九江太守边让,英才俊伟,天下知名;直言正色,论不阿谄;身首被枭悬之诛,妻孥受灰灭之咎。

       自是士林愤痛,民怨弥重;一夫奋臂,举州同声。故躬破于徐方,地夺于吕布;彷徨东裔,蹈据无所。

       幕府惟强干弱枝之义,且不登叛人之党,故复援旌擐甲,席卷起征,金鼓响振,布众奔沮;拯其死亡之患,复其方伯之位:则幕府无德于兖土之民,而有大造于操也。

       后会銮驾返旆,群虏寇攻。时冀州方有北鄙之警,匪遑离局;故使从事中郎徐勋,就发遣操,使缮修郊庙,翊卫幼主。

       操便放志:专行胁迁,当御省禁;卑侮王室,败法乱纪;坐领三台,专制朝政;爵赏由心,弄戮在口;所爱光五宗,所恶灭三族;群谈者受显诛,腹议者蒙隐戮;

       百僚钳口,道路以目;尚书记朝会,公卿充员品而已故太尉杨彪,典历二司,享国极位。操因缘眦睚,被以非罪;榜楚参并,五毒备至;触情任忒,不顾宪纲。又议郎赵彦,忠谏直言,义有可纳,是以圣朝含听,改容加饰。

       操欲迷夺时明,杜绝言路,擅收立杀,不俟报国。

       又梁孝王,先帝母昆,坟陵尊显;桑梓松柏,犹宜肃恭。而操帅将吏士,亲临发掘,破棺裸尸,掠取金宝。至令圣朝流涕,士民伤怀!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、摸金校尉,所过隳突,无骸不露。

       身处三公之位,而行桀虏之态,污国害民,毒施人鬼!加其细致惨苛,科防互设;罾缴充蹊,坑阱塞路;举手挂网罗,动足触机陷:是以兖、豫有无聊之民,帝都有吁嗟之怨。

       历观载籍,无道之臣,贪残酷烈,于操为甚!幕府方诘外奸,未及整训;加绪含容,冀可弥缝。而操豺狼野心,潜包祸谋,乃欲摧挠栋梁,孤弱汉室,除灭忠正,专为袅雄。

       往者伐鼓北征公孙瓒,强寇桀逆,拒围一年。操因其未破,阴交书命,外助王师,内相掩袭。会其行人发露,瓒亦枭夷,故使锋芒挫缩,厥图不果。今乃屯据敷仓,阻河为固,欲以螳螂之斧,御隆车之隧。

       幕府奉汉威灵,折冲宇宙;长戟百万,胡骑千群;奋中黄育获之士,骋良弓劲弩之势;并州越太行,青州涉济漯;大军泛黄河而角其前,荆州下宛叶而掎其后:雷震虎步,若举炎火以焫飞蓬,覆沧海以沃[火票]炭,有何不灭者哉?

       又操军吏士,其可战者,皆出自幽冀,或故营部曲,咸怨旷思归,流涕北顾。其余兖豫之民,及吕布张杨之余众,覆亡迫胁,权时苟从;各被创夷,人为仇敌。

       若回旆方徂,登高冈而击鼓吹,扬素挥以启降路,必土崩瓦解,不俟血刃。方今汉室陵迟,纲维弛绝;圣朝无一介之辅,股肱无折冲之势。

       方畿之内,简练之臣,皆垂头翼,莫所凭恃;虽有忠义之佐,胁于暴虐之臣,焉能展其节?又操持部曲精兵七百,围守宫阙,外托宿卫,内实拘执。惧其篡逆之萌,因斯而作。此乃忠臣肝脑涂地之秋,烈士立功之会,可不勖哉!

       操又矫命称制,遣使发兵。恐边远州郡,过听给与,违众旅叛,举以丧名,为天下笑,则明哲不取也。即日幽并青冀四州并进。

       书到荆州,便勒现兵,与建忠将军协同声势。州郡各整义兵,罗落境界,举武扬威,并匡社稷:则非常之功于是乎著。

       其得操首者,封五千户侯,赏钱五千万。部曲偏裨将校诸吏降者,勿有所问。广宜恩信,班扬符赏,布告天下,咸使知圣朝有拘迫之难。如律令!

       译文:

       我听说圣明的君主图谋危害来控制变化,忠臣忧虑难以用立权。这是因为有不同寻常的人,然后有不寻常的事;有不寻常的事,然后建立不同寻常的功。

       那不是一般的人,本来就不是一般人能比拟的。以前的人,强大的秦国弱主,赵高掌权,专制独裁,威幸福由自己;当时人胁迫,不敢直言;最终有望夷的失败,祖宗烧灭,玷污到现在,永为后世的借鉴。到了吕后后期,产禄专政,内兼二军,外管梁、赵;擅自决断政务,裁决撤销禁止;下陵上替代,天下寒心。

       于是绛侯朱虚兴兵奋怒,诛杀逆贼暴徒,尊立太宗,所以能王道兴盛,光显著:这是大臣立权的明显标志。司空曹操:祖父中常侍曹腾,与左倌、徐璜并作妖孽,贪婪放纵,伤害教化虐待百姓;父亲皇甫嵩,请求匄领养,因贪赃假位,车金银宝玉,运输货物代理门,窃取三公职位,倾覆国家。曹操赘合遗丑,根本没有美德,豕票狡猾锋协,喜欢动乱灾祸。

       幕府董统鹰扬,扫除凶逆;继续遇到董卓,侵权暴虐的国家。于是提剑挥舞击鼓,发命令东方,网罗英雄,抛弃前嫌采用;所以就与曹操同谘合作,授以助师,对他的鹰犬的才能,爪牙可用。

       至于我很短略,轻进易退,死伤挫折,多次丧失军队;幕府就又分兵命令精锐部队,修完补辑,表行东郡,领兖州刺史,身穿文,奖励?戚威柄,希望获得秦军一克的回报。

       而曹操承条件飞扬跋扈,恣意行凶差错,掠夺百姓,残害贤良。所以九江太守边让,才智杰出,天下闻名;正色直言,论不阿谀奉承;本人首先被斩首悬挂示众的惩罚,妻子儿女遭受屠戮。

       从此人愤恨悲痛,百姓怨恨越来越重;一人振臂,全州同声音。所以身在徐州打败,土地被吕布;彷徨东裔,踏上据无所。

       幕府只有强干弱枝的意义,而且不叛变者的党,所以又拿起表扬身披铠甲,席卷起征,金鼓响振,吕布的军队投奔沮;拯救他的死亡的威胁,再那一方的位:那么幕府无德在兖州境内的百姓,而有大功于操啊。

       后来皇帝凯旋,一群敌人入侵攻击。当时冀州才有北部边境的警戒,无暇离局;所以派从事中郎徐功,就派遣曹操,使修缮郊庙,翊卫幼主。

       曹操便纵情:专门从事威胁迁,当御省禁止;低侮辱王室,败坏法度纲纪混乱;坐领三台,专制朝政;爵赏由心,游戏将在口;我爱光五宗,所恶灭三族;大家谈论的接受公开的处罚,腹部议论的人蒙隐杀;

       百官闭口,道路用眼睛;尚书记会见,公卿充当品而已所以太尉杨彪,典经二司,享受国家最高职位。曹操因为眼角小小,被认为不是罪;榜楚参加,五狠毒到;触情任差错,不顾法度。另外,议郎赵彦,忠臣直言,义有可采纳,因此圣明的朝廷含听,改容加装饰。

       曹操想迷剥夺时明,杜绝进言之路,擅自收立杀,不需报国家。又梁孝王,先帝的同母兄弟,陵墓尊贵显赫;松柏桑梓,还应该恭敬。

       而曹操率领将吏士,亲临发掘,打开棺材裸尸,抢夺金银珠宝。最令我朝流泪,百姓伤心!曹操又特别设置发丘中郎将、摸金校尉,所述隳突,无骨不露。

       身处三公的职位,而实行的是架敌人的态度,污染国害民,毒施人鬼!加上其细致残酷苛刻,科防互设;罾缴充路,陷阱阻塞道路;用挂网,动脚撞机攻陷:所以兖州、豫州有无聊的人,皇帝都有叹息的怨恨。

       纵观历史,无道之臣,贪婪残酷激烈,超过曹操!幕府正在盘问奸情,还没来得及整理训;加绪包容,希望可以弥补。而曹操豺狼野心,暗包祸谋划,于是想摧毁阻挠栋梁,孤弱汉室,除了消灭忠诚正直,专为袅雄。

       以往的击鼓北征公孙瓒,强盗叛逆,抵抗围攻一年。曹操趁他未破,阴交书命令,外助师,内互相袭击。与他的使者暴露,他也被杀,所以让锋芒受挫萎缩,他的计划没有实现。现在就占据陈仓,依据黄河天险,想用螳螂的斧头,驾御大车前进的道路。

       幕府奉汉的威灵,折冲宇宙;长戟百万,胡人骑兵千群;奋斗中黄育得到的人,在良弓强弩之势;并州越过太行,青州涉水渡江漂;大军泛黄河而角的前,荆州下弯叶而抄后路:雷虎步,如果把大火把万物飞蓬,倒大海以沃[火票]炭,有什么不灭的!?

       另外操军吏士,它可以作战的人,都是出自于幽冀,有人因此营部队,都怨恨想回家,流泪北方。其余兖州、豫州的人民,等到吕布张杨的余部,灭亡威胁,孙权当时如果从;各受创伤,人是仇敌。

       如果回师正在前往,登上高高的山冈上,敲鼓吹,扬素指挥以启下路,必然土崩瓦解,不需要流血。如今汉室衰落,纲纪松弛绝;圣朝没有一点的帮助,四肢无冲击的形势。

       正在附近的内,精选的我,都垂头.翼,无所凭恃;虽然有忠义的助手,威胁在暴虐的我,他能展其节?又拿着部下精兵七百,包围皇宫,外托宿卫,其实抓住。恐怕篡位叛逆的萌芽,就从这里开始。这是忠臣肝脑涂地的秋天,烈士立功的机会,可不勉励哦!

       曹操又假传命令称为“制,派使者征发军队。担心边远州郡,不过听给,违背众人一起背叛,举而丧失名誉,被天下人耻笑,那么明智不可取的。当天幽和青冀四州并进。

       书到荆州,便率现战争,与建忠将军协同声势。州郡各自整义兵,罗落境界,举武扬威,同时匡扶社稷:那么不同寻常的成功在这里写。

       他能拿第一的,封五千户侯,重赏五千万。部下副将将校诸官吏投降的人,不要有问题。广应受到信,班扬符奖赏,布告天下,让大家都知道朝廷有受迫的困难。如果法律!

扩展资料

       三国时期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,他本人在三国人才济济的情况下虽不太有名,也是天妒英才,死的比较早。他一生三易其主,渴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,始终不改初衷。虽然史书上关于陈琳的记载不多,但是他一生中最有名的《讨贼檄文》却是三国名篇,单凭着这篇文章,陈琳便青史留名。

       陈琳的这篇讨贼檄文,全名《为袁绍檄豫州文》,这篇文章,言辞犀利,感情恳切,洋洋洒洒,一气呵成。当时陈琳在袁绍手下当幕僚,袁绍与曹操隔江相望,他为了在舆论上打压曹操,为自己的统治营造合理合法的政治理论基础,命令他手下的大才子陈琳写了很多篇讨伐曹操的文章,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这篇讨贼檄文。

       不久官渡之战爆发,虽然陈琳竭尽全力为袁绍出谋划策,但是袁绍还是失败了,从此一蹶不振,袁氏家族也退出历史舞台。

       传说在官渡之战前夕,曹操正被头痛病折磨,曹丕曹植都急的不可开交,恰好此时有人呈上来陈琳的这篇讨贼檄文,周围的人都不敢念。不过曹操听说是陈琳写的文章,就命令曹丕念给他听。陈琳在文中大骂曹操祖上,不料曹操听后非常激动,竟然头痛消失了,从此以后陈琳文章能治好曹操头痛的名声就传开了。

       曹操后来把陈琳召到自己麾下做谋士,他不计前嫌,重用陈琳,陈琳也非常感激曹操的宽宏大度,知遇之恩,一直在曹操手下尽心尽力。直到不幸染病去世。

       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陈琳首先是个才华横溢,善写文章的大才子,这一点从他那篇著名的讨贼檄文里可以看出,这篇文章一气呵成,酣畅淋漓,文采飞扬,感情激烈,堪称三国名篇。

       陈琳也凭借这篇文章而名垂千古,而且这本来是陈琳为袁绍写的讨伐曹操的文章,但是却神奇的治好了曹操的头痛病,陈琳也因此成名。

       陈琳一生虽然三易其主,但是始终不改其志。他虽然是个文人,但是其实很有政治远见的。当他还在大将军何进的手下当主簿的时候,那时虽然是个小官,但是面对何进要将董卓引狼入室的时候,何琳立即劝谏他不要这么做,可惜后来何进不听,自取灭亡。由此可见,何琳的政治眼光是很准的。

       陈琳这样的文人,一旦遇到明主,便死心塌地,忠心不二。他在何进手下极力劝阻,在袁绍麾下又多次为他写讨伐文章,后来在曹操手下,不仅常常出谋划策,随军出征,而且还一起吟咏文章,游山玩水。何琳写的文章常常不用删减一字,他感念曹操的知遇之恩,宽宏大度,所以誓死效忠,敢不用命。

       总结下来,陈琳这样的人一方面自己是个大才子,文章写的好,更可贵的是,他虽然几次易主,但都是竭尽全力,忠心耿耿,并且为官一任造福一方,他常常写诗感叹民生之苦,为百姓流离失所而痛心疾首,是个非常有责任感的人,这一点在那个时代是很难得的。他人格高尚,品行端正又才华横溢,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。

       陈琳,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,是“建安七子”之一,擅长撰写章表书檄,风格豪放。汉灵帝时,为大将军何进主薄(即掌管文书的佐吏,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),当时汉朝外戚宦官轮流执政,朝野内部争权夺利。

       面对这样的乱局,何进想诛杀宦官,引兵入京,劫持太后,陈琳极力劝谏何进,何进一意孤行。后董卓入京,立献帝,何进被杀。何进死后,陈琳归依袁绍门下。曹操与袁绍官渡之战后,袁绍惨败,陈琳依附曹操。建安二十二年,爆发瘟疫,陈琳不幸受染去世。

       说起陈琳和曹操,在官渡之战爆发时,陈琳当时在袁绍门下,作《为袁绍檄豫州文》痛斥曹操,说曹操愚昧短见、放纵专横、篡夺皇位等,总之骂的非常难听,连曹操的祖宗都一起骂了,其父、祖父等无一幸免。

       曹操知道后,气的头风病都好了。袁绍败后,陈琳被抓于曹操面前,曹操质问他:“你骂我就骂,为什么连我祖宗也骂?”陈琳说:“箭在弦上,不得不发。”曹操笑而不语,遂让其在自己门下,为自己效力。

       从曹操处理陈琳这件事上可以看出,曹操的度量真的不是一般大。曹操一直视天下为己任,爱惜人才,为了留住人才,甘心受辱,不计前嫌,比如不杀关羽、不杀张绣、重用张郃、重用张辽等,都体现了他的仁慈和非凡度量,是袁绍等人学不来。

百度百科—檄文选摘之二

       礼坏乐崩古代制礼,把它当作社会道德、行为的规范;把制乐人微言轻教化的规范。形容社会纲纪紊乱,骚动不宁的时代。

       违法乱纪违犯法令,破坏纲纪。

       必也正名指必须按照正统伦理观念和礼仪关系来端正纲纪名分。

       上陵下替指上下失序,纲纪废坠。陵,通“凌”。同“下陵上替”。

       上替下陵指上下失序,纲纪废坠。陵,通“凌”。同“下陵上替”。

       下陵上替在下者凌驾于上,在上者废弛无所作为。谓上下失序,纲纪废坠。陵,通“凌”。

       好了,关于“下陵上替”的讨论到此结束。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“下陵上替”,并从我的解答中获得一些启示。